俄方收到最新情报炒股加杠杆,据俄罗斯《消息报》报道,乌克兰研发了两款新型导弹,不仅拥有超远射程,而且范围很广,产量也很大,一出场或能改变战局。
就在年9月初的波兰国际国防工业展览会(MSPO)上,乌克兰“火点”公司公开展示了两款新型导弹,一个是FP-7一个是FP-9,两款都是新型弹道导弹,现场还配套了防空系统。可谓是攻防一体。
不仅如此,在几周前乌克兰还发布了射程超过3000公里的“火烈鸟”巡航导弹。看得出来,乌克兰现在已经做了“持久战”的准备,不仅没有放弃,还是加足马力搞研发。这次乌克兰新型导弹接连问世,也说明乌克兰打击手段多元化。俄罗斯军事专家和媒体认为,这些新型导弹显然有西方支持,不然乌克兰搞不出来,且实际性能尚待检验,俄方认为,乌克兰掌握此技术,就是暴露了妄图全方位打击俄罗斯的企图。
一方面,乌克兰“火点”公司在MSPO展会上,公布了FP-7和FP-9弹道导弹的详细参数。FP-7设计用于中程目标作战,最大射程200公里,最高速度1500米/秒,飞行时间不超过250秒,配备150公斤战斗部,圆概率误差据称为14米。该导弹采用地面平台发射,旨在提供快速战术打击选择。FP-9则定位为战略打击系统,宣称射程855公里,速度2200米/秒,最大飞行高度70公里,搭载800公斤战斗部,声称精度达20米。这款导弹可用于打击指挥中心和后勤基础设施等纵深目标。如果应用俄乌战场,俄军阵地阵地和指挥中心,可能不保。
展开剩余68%而乌克兰的“火点”公司,其实是乌克兰的“无名之辈”,2022年才成立的新兴军火制造商,当时正处于俄乌冲突初期,可以说是从战火中造就了自身。目前已实现了FP-1、FP-2自杀式攻击无人机及FP-5“火烈鸟”巡航导弹的量产。公司计划开始生产弹道导弹FP-7、FP-9以及防空导弹系统。
乌克兰导弹研发能力,部分还是源于苏联时期的军事工业遗产。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强大的军工厂,尤其是在导弹制造领域。苏联解体后,乌克兰工业仍在继续从事自主项目研发,这使乌克兰得以继承并发展自身技术,还以此为基础孵化出现代化武器装备,如“雷霆”-2弹道导弹和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。然而,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,乌军取得导弹技术的突破,离不开西方防务公司的支持,特别是乌克兰产品与英国-阿联酋合作的初创公司米拉尼恩集团的研发成果极为相似。美欧怕送远距离打击导弹会祸及自身,就送技术、配件、材料给乌克兰。
而且俄方发现不对劲,“火点”公司研发的新型导弹结构相对简单,便于实现大规模量产,且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,如果能够应用俄乌战场,大规模量产后,或许能够改变战局。不过目前尚不清楚乌克兰将怎样落实如此大规模的项目。该公司目前的产能,是每天大约生产一枚“火烈鸟”导弹,到10月份,有希望达到每天七枚的产能。
而且乌克兰正试图构建从战术到战略级别的全方位打击体系。自2020年以来,乌克兰启动了多个导弹计划:最初设计为反舰武器的“海王星”已被改装用于对地攻击;射程约500公里的“格里姆-2”;以及结合导弹与无人机特性的“帕利亚尼察”混合系统。这些发展表明,基辅正试图在外援减少的背景下,构建自主打击能力,并将本土生产列为优先事项。从乌克兰领土发射的“火烈鸟”系统可覆盖莫斯科、穿越乌拉尔山脉,甚至远达北非或西欧地区。
乌克兰武器采购机构负责人阿尔森·朱马迪洛夫表示:“我们认为,我们最好的保证不是依靠别人保护我们的意愿,而是加强我们保护自己的能力”。
俄罗斯方面对这些新型导弹表示担忧。“俄罗斯军官”协会负责人罗曼·什库尔拉托夫指出,乌克兰导弹计划背后处处可见西方的影子,这不仅表明乌克兰方面无意推动和平进程,更体现了西方尤其是欧洲的立场。什库尔拉托夫表示:“任何提升导弹射程的举措都会令俄军部队以及普通民众感到不安。这是挑战。但我们已做好了应对挑战的准备”。
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,俄防空系统拦截此类目标的成功率,可能要高于更为复杂的美制ATACMS导弹。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加强其防空系统,包括新型S-500“普罗米修斯”防空系统和铠甲-SM近程防空系统。
若这些新型导弹能够如期量产并部署炒股加杠杆,可能对战场态势产生一定影响。FP-7将提供灵活战场响应能力,而FP-9将扩展作战纵深。乌克兰已经展示了其打击纵深目标的能力。在2025年8月,乌军袭击了17个俄罗斯炼油厂,这对俄罗斯能源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影响。无论如何,这些新型导弹的应用,可能增加乌克兰的谈判筹码,但能否改变目前节节败退的乌军战局,还不好说。
发布于:河南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资讯专业网_无息资讯配资平台_联华证券咨询平台观点